# 三月书摘
# 三月读书小结
这个月主要看了三本书《旅宿》《我与地坛》《听听那冷雨》。《听听那冷雨》中关于音乐的散文没看,因为实在不感兴趣,静不下来心去读。最喜欢的一本书是《旅宿》(《草枕》,丰子恺先生译为旅宿),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,我最喜欢的书可能一直是旅宿了,非常唯美的一本书,推荐去读一读。其次就是《我与地坛》,我所说的这本书是包括了史铁生先生《我与地坛》这篇散文的散文集,其中的文章美且充满哲思,读完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我的心情。
这三本中值得摘抄,反复品读地方太多了,全摘出来怕不是要一天一夜。仅让我抄下几段,与君共赏。
# 文摘
《旅宿》
-
或者,化作了云雀,叫尽了紫菜的金黄色之后,飞往深紫色的叆叇的暮云中去了,亦未可知。或者,化作了花虻,辛辛苦苦地送尽了悠长地春日,吸尽了凝结在花芯中地甘露之后,隐伏在落花的山茶树下甜蜜地长眠了。
-
马歌过铃鹿,春雨洒平芜。
-
因此之故,无论自然,无论人事,在俗众辟易难近地地方,艺术家能发现无数的琳琅,获得无上的宝璐。俗称为美化。其实并非什么美化。绚烂的光彩,从古以来便赫然存于现象世界。只因一翳在眼,空花乱坠,只因俗累羁绊,牢不可破,只因荣辱得失,切身难忘,所以达纳在描绘火车之前不解火车之美,应举在描写幽灵之前不知幽灵之美。
《听听那冷雨》
- 雨不但可嗅,可观,更可以听。听听那冷雨。听雨,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,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。大陆上的秋天,无论是疏雨滴梧桐,或是骤雨打荷叶,听去总有一点凄凉,凄清,凄楚,于今在岛上回味,则在凄楚之外,更笼上一层凄迷了。饶你多少豪情侠气,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。一打少年听雨,红烛昏沉。两大中年听雨,客舟中,江阔云低。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,这便是亡宋之痛,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:楼上,江上,庙里,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。
《我与地坛》
-
但是太阳,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。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,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。那一天,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,扶着我的拐杖。有一天,在某一处山洼里,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,抱着他的玩具。
当然,那不是我。
但是,那不是我吗?
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。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,大可忽略不计。